处理步骤
(1)确认有线链路吞吐量。
无线网络其实只是有线网络的延伸,因此在测试无线网速之前必须要先明确有线网络的Ping包、延迟、抖动以及业务使用是否正常。只有在有线链路完全正常的前提之下,测试无线网速才是有意义的。
可以使用测速软件测试有线链路的速率,比如:360测速或者其他类似工具。
(2)了解无线网络部署架构。
无线网络有很多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因此在测试无线速率之前先要明确自己当前网络环境的产品形态和部署方式。
无线网络部署架构大致分类为:
- AC+FIT AP架构
- FAT AP架构
开启NAT功能的AC+FIT AP架构
AC+FIT AP架构下,按照报文的转发模式可以大致分类为:
- 集中转发
- 本地转发
了解自己的产品形态和部署方式对于后续的步骤至关重要。
对于AC+FIT AP架构下的转发模式,需要在AC上查看无线服务模板的配置,查看方式如下:
- 在AC上查看服务模板是否为本地转发
[AC] wlan service-template 1
[AC-wlan-st-1] display this
wlan service-template 1
ssid XXX
client forwarding-location ap //location为AP表示为本地转发
service-template enable
return
根据维护经验来看,本地转发模式下的无线吞吐及速率往往会优于集中转发模式,因此如果是集中转发且在线人数数量很多的场景,可以考虑是否能够采用本地转发的部署方案。
(3)检查无线终端长Ping是否正常。
通过无线终端长Ping来判断一段时间内终端与Internet之间的链路连通性和时延状态。
- 常用方式ping 114.114.114.114。
C:\AA>ping 114.114.114.114 -t
正在 Ping 114.114.114.114 具有 32 字节的数据: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0ms TTL=253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1ms TTL=253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1ms TTL=253
来自 114.114.114.114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2ms TTL=253
……
正常的延迟和较低的丢包率是体验良好的前提,如果存在丢包和延迟严重的情况,需要对此问题进行重点排查。
(4)无线配置优化调整。
通过Ping操作进行连通性和时延判断之后,如果能定位到是无线链路造成的问题那就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无线配置优化。
根据维护经验,大部分的办公使用场景都需要做特定的优化配置,请参考《H3C无线产品部署与维护操作指导》进行优化,核心目的是降低无线的空口利用率和提升稳定的终端协商速度。
在AP上查看Radio的ChannelBusy数值,2.4GHz射频无业务吞吐情况下一般要求20%以下,5.8GHz射频无业务吞吐情况下一般要求10%以下,并且RX和TX的相加值和CTL的差值不能超过10,否则可能存在非WLAN干扰。显示信息如下:
[AP-probe] display ar5drv 1 channelbusy
ChannelBusy information
Ctl Channel: 36
BandWidth: 1
Record Interval(s): 9
CurrentTime: 23:55:45
Time(h/m/s): CtlBusy(%) TxBusy(%) RxBusy(%)
01 23:55:43 26 0 25
02 23:55:34 29 0 29
03 23:55:25 31 0 31
04 23:55:16 30 0 29
针对具备FPGA硬件转发模块的AC还可以开启硬件快转功能,加速在集中转发环境下报文的处理效率:
- 开启AC硬件快转,加速报文处理效率。
[AC] wlan fast-forwarding enable
(5)确认终端能力。
进行无线优化操作之后,如果还存在无线网络速率慢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检查下终端自身的支持能力。不同终端在无线空口的协商能力各不相同,清晰的认知终端的协商能力有助于判断这个终端在无线网络下的速率极限和多用户并发下的资源抢占能力。
- 常规而言,大部分笔记本都是2 × 2无线网卡,如果支持11ac射频模式,那么最高协商速率为866.7Mbps,无线的实现原理是时隙半双工模型,最终的极限吞吐能力在600Mbps左右。但是考虑综合使用和干扰并存的前提下,大部分终端可能表现为350~400Mbps。
-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输工具的发包效率,使用专用的IxChariot软件可以测出较高的吞吐能力,但是普通的FTP工具或者测速软件在除去开销之外最终应该会形成200~300Mbps的表现。
- 另外受限于出口网络带宽和家用宽带是否有上行速率的限速因素,理论速率与实际吞吐结果还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 如果是1 × 1的终端,大部分的手机或者智能终端设备效果也会减半。
对于这方面的数据可以参考产品配置指导部分关于MCS速率的表格,例如:
(6)检查无线周边环境。
在日常无线环境中,一个AP下往往可能有多个终端同时接入,形成一种并发趋势。由于无线资源是共享且有限的,因此在业务重载和轻载的状况下,同样的终端和AP设备表项出的吞吐也不尽相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维持业务轻载部署。
若无法平衡终端使用密度和AP部署数量,那么只能对于每个用户的无线业务进行限速控制,将速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保证不会抢占过多的空口资源。
此外还可以考虑降低5GHz射频的频宽,默认11ac环境下是80MHz,可选信道不多,终端数量密集环境下可以调整到40MHz或者20MHz,增加可选非重叠信道,单个信道的最大协商速率也会降低。
(7)拨打热线400-810-0504求助。
根据上述相关步骤优化、调整之后,如果依旧存在无线网络测速慢的问题,请收集故障时的诊断信息,拨打400-810-0504热线寻求帮助。